2015年9月14日,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y and Science Technology, AIST)以生物醫學研究部所長Yoshihiro Ohmiya為團長一行3人訪問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與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并共同組織召開學術研討會(AIST- ILAS Introductory Symposium& DAILAB PIKNIKH Series VI)。
本次合作簽約儀式及研討會由研究所高苒副研究員及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Renu Wadhwa博士共同組織并主持。秦川所長首先代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歡迎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到訪,并對雙方合作表達了殷切期望。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作為日本最大的公立研發機構之一,動研所希望通過共同合作及主辦關于生物醫學的研討會,能促進雙方科學家的學術交流,加強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廣泛合作,并增進兩國科學家之間的個人友誼。高苒副研究員還向與會代表扼要介紹了動研所的科研現狀、人才狀況及國內外合作情況等。隨后,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代表團團長Yoshihiro Ohmiya博士介紹了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概況以及生物醫學研究部的研究現狀,Sunil Kaul博士介紹了國際合作實驗室的運作模式及展開的國際合作交流。
在本次學術交流會中,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Dr.Renu Wadhwa、Dr.Yoshihiro Ohmiya、Dr.Sunil Kaul分別作了題為:《Mortali:from discovery to drug target》、《Lightening the bioluminescence》、《Bioactivities in Ashwagandha leaves》的報告,動研所的韋榮飛、張玲博士分別作了題為:《NEDL2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enteric neural development and GDNF/Ret signaling》、《Benefit effect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 Chinese Medical Prescription PN-1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lzheimer’s transgenic mice》的學術報告。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代表團一行還參觀了動研所的實驗樓,對動研所完善的科研條件給予了極高評價。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前身是日本工業技術院,原是日本通商產業省(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MITI)所屬的一個政府機構,最初是為了著眼于基礎科學應用研究與發展而成立的單位。在日本政府體制改革過程中,日本工業技術院于2001年1月6日改名為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并隨日本通商產業省改組為經濟產業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METI)而成為日本經濟產業省下的一個機構,并于2001年4月1日起以獨立行政法人(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身份開始運作,不再屬于政府機關,是日本最大的公立研發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筑波科學城,各研究所分駐于日本各地,設有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及研究機構(Research Institute)兩種研發單位。研究中心是針對發展一項特殊的技術而設立,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期限為3至7年;研究機構則從事中、長期的一般性研究開發,研究人員可自行構想研究題目。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主要從事產業科技研發、地質調查、衡量標準建立、科技的產業應用等四大活動,發展高風險、高難度、跨領域的產業技術及創新所需關鍵技術,提升日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