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物实验-动物试验中心-临床前研究「江苏美凤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TEL:17312606166(魏經理)

VR圖標白色 VR圖標黑色
X

美鳳力臨床前大動物實驗中心

與我們取得聯系

    17312606166

中國科研人員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2個哺乳動物新種

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資訊

新網昆明10月8日電 (陳中正)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蔣學龍課題組與安徽師范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長尾鼩鼱屬分類和系統演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2個哺乳動物新種以及一個待描記新種。

長尾鼩鼱屬隸屬于哺乳綱鼩形目鼩鼱科,主要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及其相鄰的高黎貢山,是喜馬拉雅地區最為常見和最具代表性的鼩鼱科動物。由于長尾鼩鼱屬分布區交通不便,采樣困難,該屬分類體系長期存在爭議。已有分類體系認為長尾鼩鼱是一個單型屬,僅包含1個物種大爪長尾鼩鼱(S. nigrescens),2個亞種(S. n. nigrescens和S. n. minor)。

為了厘清長尾鼩鼱屬的分類與系統演化過程,研究團隊在喜馬拉雅-高黎貢山地區開展了深入的調查,結合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數據對該屬的分類和系統演化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長尾鼩鼱屬共包含5個主要分支,其分化均已達到物種水平。其中兩支分別代表著已知的兩個亞種:S. n. nigrescens和S. n. minor,由于S. n. minor體型明顯偏小,遂將其提升為有效種:小大爪長尾鼩鼱(S. minor)。

同時,研究人員發現,兩個分別采自西藏墨脫海拔2100-2830米地區和林芝海拔2560-4200米地區的標本皆單獨聚成一支,且在形態明顯區別于其它支系,遂將其描記為新物種:墨脫大爪鼩鼱(Soriculus medogensis)和雪山大爪鼩鼱(Soriculus nivatus)。此外,另有采自墨脫海拔2100米地區的一標本單獨聚成一支,其體型大于小大爪長尾鼩鼱但顯著小于其它3個物種,也應代表著一個未被描記的新種,但由于標本較少,研究人員將在獲得更多標本后再對其進行正式描記。
研究還顯示,長尾鼩鼱屬起源于中新世晚期,并在更新世早期發生了快速分化。研究強調,喜馬拉雅地區小型獸類多樣性可能仍被嚴重低估,相關調查和研究急需加強。
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動物學專業期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完)
           

上一篇:新人工智能模型可預測腦膠質瘤治療效果 下一篇:我國科學家揭示逆轉心臟衰老的關鍵蛋白

相關閱讀 更多>>

猜您喜歡更多>>

動物試驗

臨床培訓

檢驗及病理

臨床試驗

產品注冊

 

全國免費咨詢:

業務咨詢:17312606166(魏經理)

節假值班:17312606166(微信號)

聯系地址:
蘇州: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勝浦街道興浦路200號
泰州:江蘇省泰州市醫藥高新區秀水路20號19幢
廣州:廣州市荔灣區花地大道中228號

Copyright © 2018-2024 江蘇美鳳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ICP備案:蘇ICP備17068211號 支持單位:美鳳力

在線
客服

技術在線服務時間:9:00-20:00

在美鳳力,您對接的是技術人員,而非客服傳話!

電話
咨詢


7*24小時客服熱線

17312606166
項目經理手機

微信
咨詢

加微信獲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