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觀察紅藻氨酸(kainic acid,KA)誘導的癲癇大鼠模型神經精神行為表現,在此基礎上比較不 同性別大鼠在癲癇急性發作和緩解期感覺、運動及學習記憶行為學實驗中表現的性別差異,并探討其可能機制。
方法 4 周齡健康 SD 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模型組,每組 22 只,雌雄各半。 腹腔注射 KA 誘導癲癇模型,觀察各 組大鼠癲癇發作潛伏期及 2 h 內發作次數,采用 Racine 等級標準評定癲癇急性發作等級,并記錄皮層腦電圖;采用 曠場實驗、平衡木行走、高架十字迷宮、Y 迷宮及新物體識別等行為學實驗觀察大鼠感覺、運動及學習記憶能力; ELISA 法檢測海馬組織中 γ-氨基丁酸( gama 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尼氏染色觀察海馬神經元損傷情況, Western Blot 檢測海馬區 Synapsin-1 和 Synaptotagmin 1 蛋白表達。
結果 雄性及雌性 SD 大鼠在接受 KA 腹腔注射 后均表現出典型的癲癇發作行為,但與雄鼠相比,雌鼠癲癇急性發作的潛伏期顯著縮短(P = 0. 014)、2 h 內發作總 次數顯著減少(P = 0. 019),且癲癇發作達到Ⅳ ~ Ⅴ級的時間早于雄性大鼠(P < 0. 01)。 癲癇緩解期的行為學結 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在曠場實驗中的總運動距離及中央區域運動距離增多,雌性模型大鼠的理毛次 數顯著減少(P < 0. 01)且與雄性模型大鼠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 < 0. 01);在平衡木行走實驗中完成任務所需時 間及評分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宮中雄性模型大鼠在封閉臂的探索次數增加;在 Y-迷宮及新物體識別實驗中的新異 臂/ 物體優先指數減少。 與對照組比較, 模型組大鼠海馬神經元損傷, 且海馬 GABA 濃度及 Synapsin-1 和 Synaptotagmin 1 的蛋白表達均顯著下降,但無性別差異。
結論 KA 腹腔注射可成功誘導大鼠癲癇模型,且不同性 別大鼠在癲癇急性發作特點和緩解期感覺、運動行為學實驗中的表現有所差異,但不同性別癲癇模型大鼠海馬 GABA 濃度及突觸可塑性相關蛋白表達無顯著性差異。 因而,導致 KA 誘導癲癇大鼠行為反應性別差異的機制有 待深入探究。
閱讀原文:紅藻氨酸誘導大鼠癲癇發作及神經精神行為異常的性別差異.pdf
美鳳力借多年的大動物經驗,堅持以“務實求真”為宗旨,累計為4000多家客戶提供品質大動物臨床前服務,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動物試驗、臨床培訓、組織病理、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產品注冊科研課題等...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17312606166 ,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