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鏡樣本取材在進行超薄切片技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有些具體的臟器取材,可以有不同的取材方法。所以,有些研究者經常采用主動脈灌注固定方法或者局部灌注法,這種固定方法最好。
可是,由于此種方法操作比較復雜而難以實施,如果研究的臟器比較多如心肝肺腎腦胃腸等,不采取灌注固定,想將各個臟器取材都符合要求是很難的。由此而造成因取材失誤導致觀察失敗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大部分的動物是需要采血后進行電鏡樣本取材的,而這些樣本取材共同之處是動物徹底放血致死后,缺血缺氧改變非常嚴重,從而無法作出電鏡觀察分析。
解決方案
為了避免各臟器長時間缺血缺氧現象,可以在動物麻醉下行各臟器主要血供血管結扎,利用扎一個取一個的方法。其他未取材的臟器可以保持血流,心臟、中樞神經、肺在最后取材。如有可能,應在采血前取材,確實有困難,可安排實驗組人員專門取幾只動物作為電鏡觀察。
01、腦組織取材法
在一般情況下,腦組織先進行灌注固定(4%多聚甲醛溶液),待固定完成后應馬上打開顱骨,暴露出所要取材的位置,根據取材的要求以及實驗目的割取相應的部位。如研究腦神經軸索、髓鞘以及神經膠質細胞,建議取材于腦組織白質部分,此處有髓神經纖維相對較多,膠質細胞比較豐富。
如要研究神經元以及血腦屏障結構,建議取材于腦皮質的灰質部分,而且最好做定向包埋,以神經元長軸方向(大約為腦組織的矢狀面)作為切面方向,這樣可以很好地觀察神經元細胞核、軸突以及樹突結構的變化,突觸以及毛細血管的結構也比較容易見到。
02、睪丸及附睪組織取材法
由于睪丸組織比較松軟,固定難度較大,目前大多采取灌注固定法進行固定。但此方法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造成固定不良,原因是睪丸的血供離心臟比較遠,固定液難以到達,睪丸曲細精管基膜比較厚,固定液難以滲透,導致固定不良。
另外,我們還可以采用注射固定法即用注射針直接插入睪丸內部,從多個方向進行注射固定液,然后割取觀察部位進行進一步浸泡固定。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直接割取觀察部位進行浸泡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取材的睪丸組織必須切很細,讓固定液直接滲透入曲細精管的斷面。各層生殖細胞都會得到很好的固定,此法相對麻煩,每次操作后都要離心處理。
另外需要注意觀察生精細胞,必須取材于睪丸的睪丸網部位,如果取材于直精小管部位,就看不到生精細胞。大鼠與小鼠的睪丸網比較表淺,在白膜下附近。如果要觀察成熟精子,最好取材于附睪的尾部,此處精子已基本成熟,而且精子密度最高。
03、肺組織取材法
大家一定會覺得肺組織取材比較困難,因為肺組織內部氣體無法徹底排放而導致組織懸浮于固定液表面,使得固定液不能及時滲透進組織內部而導致大部分組織固定不良或無法固定。
目前提倡的是主動脈灌注固定。如果條件不成熟,可采取浸泡固定。組織取出后盡量切小,同時利用震蕩的方法將組織沉入固定液中。另一種方法就是將組織放在載玻片上,并將固定液滴在其上,用另外一片載玻片輕輕壓在上面并輕輕擠壓,一壓一松,可以看到固定液內有小氣泡溢出,直到小氣泡消失為止,但必須注意力度不能太大,否則,組織的細胞將會被破壞。
需要注意的是,在固定之前,取材者必須清楚自己的研究目的,從而采取相應部位進行取材。如果以研究支氣管黏膜為主的(這里指肺內的支氣管),盡量取材于靠近肺門部位,這里有具有軟骨的大支氣管,在肺葉的內側1/2部分,有小支氣管、細支氣管以及終末細支氣管。如果主要研究肺泡上皮細胞、終末細支氣管、呼吸性細支氣管以及肺泡隔的結構等,建議取材于肺葉靠近胸膜一側或者肺尖部。如果研究肺動脈內皮或壁的結構,建議取材于肺門附近的肺葉組織,這里的大小動脈數量比較多,而遠側肺呼吸部的動脈極少。
04、腎組織取材法
腎外包被一層薄膜,主要由纖維組織和少量平滑肌組成。一般腎標本取材部位在腎實質,實質由皮質與髓質兩部分組成,一般取材部位在腎皮質,皮質位于腎的外周,其厚度因動物種類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在1mm~4mm。腎組織除了采取灌注固定外,直接浸泡固定的效果也是比較滿意。腎組織取材相對比較簡單,一般臨床上均采用穿刺術,然后根據需要切取皮質或髓質進行觀察。動物腎組織取材要注意的是,一要取材位置選擇在腎的上極,二要準確判定皮質與髓質的位置,如果是皮質部位,只要將包膜分離后,將腎最外層組織取下來即可,這里一般都會有腎小球存在。
美鳳力借多年的大動物經驗,堅持以“務實求真”為宗旨,累計為4000多家客戶提供品質大動物臨床前服務,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您有動物試驗、臨床培訓、組織病理、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產品注冊科研課題等...
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 17312606166 ,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添加好友